儿童磕伤处理误区

2025-04-07 13:04:45 0

封面1.png

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,磕碰擦伤自然也是家常便饭。

 

遇到这种情况,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是“快拿鸡蛋敷一敷”然而,这个代代相传的“土方法”真的科学吗?

 

鸡蛋敷伤口的背后究竟是古老的智慧还是一直存在的误区?

 

今天我们就来揭开“鸡蛋处理伤口”的真相,并了解磕碰后最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!  

 

先来看看,常见的磕碰后出现淤青,用热鸡蛋敷到上面,或者在淤青部位滚来滚去是否可行。

 

直接上结论:

 

受伤初期不可以,受伤后期可行,但效果有限。

 

 图片1.png

 

  

 在受伤初期(24小时内),局部毛细血管处于破裂状态,甚至还有血液仍在渗出。

 

此时,敷上热鸡蛋会进一步引起血管扩张,增加血液渗出,从而导致肿胀加重。

 

因此,受伤初期,不可用鸡蛋热敷。

 

在受伤48小时后,可以考虑使用热鸡蛋散瘀青。因为48小时后,局部出血基本停止,肿胀开始进入吸收阶段。

 

热鸡蛋的温热效应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帮助吸收皮下淤血,从而缓解淤青,但效果有限。

   

图片2.png

 

首先,家长朋友们要先仔细观察孩子的受伤情况,根据伤情不同,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。

 

情况一:皮肤表面出现“淤紫”和“青包”。

 

此时皮肤表面并未出现明显破损,但皮下组织已经出现了损伤。

 

处理办法如下:冷敷+热敷。

 

受伤后应在第一时间,对伤口进行冷敷处理,可将干净的毛巾在冰水中浸泡一段时间,或包裹住冰袋后敷在孩子受伤的局部,促进毛细血管收缩,减轻局部充血,降低疼痛。

 

冷敷时间不可过长,冷敷15-20分钟后,停20分钟左右,再冷敷15-20分钟,此过程循环多次。

 

受伤24小时后,可对伤口进行热敷,用热水浸泡毛巾后,敷于患处,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和血吸收。

 

(注意:千万不可揉搓伤口,或用红花油、正骨水、跌打药酒之类进行涂抹,这样只会进一步扩张血管,加重皮下出血。)

 


情况二:皮肤出现破损,有少量出血情况。

 

处理办法如下:止血+杀菌+包扎。

 

先用流动的清水,对伤口进行清理。

 

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按在伤口上,持续按压5~10分钟左右,进行止血。

 

再涂抹一些常用的杀菌、消炎类药物,以预防伤口细菌感染。

 

最后用医用纱布或创口贴对伤口进行包扎防护。

 

(注意:家中常备的消毒酒精刺激性较大,儿童不宜承受;而碘伏又容易造成皮肤色素沉淀,或污染衣物,孩子也较为排斥。

 

可涂抹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之类的外用抗生素软膏,可以起到止痛、杀菌抗感染、促进伤口早日愈合的作用。)

 

一般情况下,儿童在玩耍或者活动中发生的磕碰伤,不会特别严重,家长朋友们按上述步骤处理完毕,几日后,伤情就会有明显缓解。

 

以下两种情况,需考虑及时送医治疗:

 

1、出现严重肿胀或活动受限情况(有可能是骨折),以及磕碰部位发生在头部,后续出现呕吐、嗜睡、哭闹不止等情况(有可能是脑震荡),需及时送医寻求专业的检查和治疗。

 

2、伤口3天后仍红肿疼痛,或孩子出现发热,也应立即就医。

 

最后,我想说,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磕碰受伤是常事。

 

面对这类情况,家长朋友们切勿心急,更不要过分苛责,使孩子之后有伤不敢直说,最终延误治疗,小伤变大伤。

 

也不要“病急乱投医”,误信所谓的“偏方”,耽误治疗,甚至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。

 

掌握正确的常见外伤处理办法,是每一位家长对孩子天性最大的保护。

 

 

PP电子官方网站软膏,伤口愈合快!

-70年经典三抗配方-


PP电子官方网站产品AI助手
sitemap地图